發(fā)布時間:2018-5-4 11:07:20來源:澎湃新聞
截至5月1日,一季度,全國31個省份的經濟總體運行情況已全部公布。除了內蒙古暫未公布GDP相關數(shù)據(jù)外,其他30個省份均發(fā)布了具體的GDP總量和增速數(shù)據(jù)。結合各省份2017年的增長情況,今年一季度30個省份(內蒙古除外)的GDP總量和增速也有了新的排名。
據(jù)澎湃新聞(www.thepaper.cn)梳理統(tǒng)計,經濟總量方面,廣東和江蘇均首次突破2萬億元大關,排在前兩位。排在第三到第五位的分別是山東、浙江和河南。其中河南系首次突破一萬億元大關。
經濟增速方面,30個省份中有19個省份的經濟增速超過或與全國6.8%的平均增速持平。其中,貴州以10.1%的經濟增速領跑全國,也成為**一個經濟增速實現(xiàn)兩位數(shù)增長的省份。一季度,另外兩個西部省份西藏和云南的經濟增速也很亮眼,分別是9.5%和9.3%,排在第二和第三位。
河北GDP排名滑至第十,貴州趕超吉林
具體來看,今年一季度,全國經濟總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,與去年并無變化,且廣東、江蘇和河南均實現(xiàn)突破。
廣東以21705.29億元的總量穩(wěn)坐第一的位置。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,排在第二位的江蘇正在縮小與廣東的差距,經濟總量由去年與廣東相差615.45億元,縮小至相差611.99億元。
經濟總量排在第六至第十位的省份則出現(xiàn)了新的變化。去年的排名依次是四川、河北、湖北、湖南和上海。
今年四川的名次不變,湖北、湖南和上海完成超越,均趕超了河北,導致河北下滑至第十。
經濟總量排名出現(xiàn)明顯變動的省份還有天津。去年天津以4667.18億元的經濟總量排在全國第14位,今年則掉至第17位,被遼寧、江西和陜西超過。今年一季度,遼寧經濟增速重回合理區(qū)間,經濟總量突破5000億元大關,位次順勢前移一位。
另一個直轄市重慶的經濟總量排名也出現(xiàn)下滑。去年排在第17位的重慶,由于經濟增速放緩,一季度經濟總量實現(xiàn)4661.12億元,被陜西以4989.14億元趕超。
此外,貴州的經濟總量排名提升一位,來到全國第24位,超過吉林。一季度,貴州的經濟總量為2904.79億元,而吉林經濟總量僅為2659.29億元。
遼寧GDP增速提升,天津吉林創(chuàng)新低
經濟增速方面看,今年一季度,全國經濟增速為6.8%。在已公布具體經濟增速的30個省份中,有19個省份的經濟增速高于或與6.8%持平,個數(shù)較去年有所下降。去年一季度,23個省份的經濟增速超過或與全國6.9%的平均增速持平。
從增速排名來看,貴州以**實現(xiàn)兩位數(shù)增長的10.1%的增速領跑全國,西藏和云南緊隨其后。另一個實現(xiàn)經濟增速不低于9%的省份是中部六省之一的江西。
在低于全國平均增速的11個省份中,吉林和天津的增速出現(xiàn)較大幅度的下滑,分別以2.2%和1.9%的增速在全國墊底,這也創(chuàng)造了兩個省份一季度增速的歷史新低。
其中,一季度天津的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.1個百分點,也是全國下降幅度最大的。海南、吉林和重慶的經濟增速也出現(xiàn)了下降,分別為5.1%、2.2%和7%,各自放緩3.8個百分點、3.7個百分點和3.5個百分點。
單就重慶而言,其經濟增速多年來始終保持在兩位數(shù),今年一季度增速滑落至7%,也是近20年來的歷史最低增速。
而去年增速墊底的遼寧則觸底反彈,一季度的增速由去年同期的2.4%上升到5.1%,回歸到合理的增長區(qū)間,增幅為2.7%,位居全國第一。